字词 | 嗞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释义 | 嗞zī ㄗ 卷二口部共12画 说文解字 卷二 口部 12画 U+55DE 嗞 子之切 嗞的说文解字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徐铉 (宋)卷别卷二上反切子之切頁碼第44頁,第10字續丁孫 嗞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徐锴 (南唐)卷别卷三反切則欺反頁碼第133頁,第1行,第1字述
鍇注臣鍇曰:「嗟嗞字本如此,咨,訓問也。」 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段玉裁 (清代)卷别卷二上反切子之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39頁,第5字許惟賢第106頁,第7字
段注嗟《言部》作𧭨。云𧭨,嗞也。與此爲互訓。今本《言部》作咨也。淺人𡚶改耳。謀事曰咨。音義皆殊。《戰國策》秦策五。平原令見諸公。必爲言之曰:嗟嗞乎。司空馬。詩綢繆。子兮子兮。如此良人何。《毛傳》。子兮者,嗟茲也。茲當作嗞。古言𧪰嗞。今人作嗟咨。非也。《廣韵》。嗞嗟,憂聲也。 从口。茲聲。 段注子之切。一部。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章太炎 (近代)朱一《詩》「子兮子兮」,即嗞。 朱二咨嗟當作嗞。咨,咨問於善。 錢一《詩》「子兮子兮」,子即嗞字。 嗞字的相关索引
嗞zī ㄗ 正文・丑集上口部共13画 康熙字典 正文 ・丑集上 口部 13画 U+55DE 嗞 嗞的康熙字典康熙字典原文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 武英殿刻本: 第470頁,第12字 同文書局本: 第203頁,第18字 標點整理本: 第131頁,第19字 音《廣韻》:子之切;《集韻》:津之切,𡘋音兹。 音又,《集韻》:嗞,听笑也。 例又,一曰啼不止。 注解〔嗞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 〔嗞〕字拼音是z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兹。 〔嗞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口,兹声。本义是叹声。 〔嗞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ī] ⑴ 象声词⑵ 古同“咨”,嗟叹。 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国学网整理。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 嗞zī ㄗ 口部共12画左右结构U+55DECJK 基本汉字 二级汉字通用字 汉语字典 口部 12画 10画 左右结构 形声字 KUXX RTVI JUZZ 68032 无 U+55DE 251431554554 竖、横折、横、点、撇、横、撇折、撇折、点、撇折、撇折、点 咨 嗞字概述〔嗞〕字拼音是zī,部首是口,总笔画是12画。 〔嗞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口、兹”。 〔嗞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口,兹声。本义是叹声。 〔嗞〕字仓颉码是RTVI,五笔是KUXX,四角号码是68032,郑码是JUZZ。 〔嗞〕字的UNICODE是U+55D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982,UTF-32:000055de,UTF-8:E5 97 9E。 〔嗞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5159。 〔嗞〕字异体字是咨。 嗞的笔顺Loading... 嗞的意思嗞zīㄗ基本解释①象声词。老鼠~~地叫。 ②古同“咨”,嗟叹。 详细解释动词 1.形声。从口,兹声。本义:叹声。 2.同本义sigh。 嗞,嗟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平原令见诸公,必为言之曰:“嗟嗞乎, 司马空!” —— 《战国策·秦策》 嗞咄(嗟叹声);嗞啦(形容刺耳的声音) 3.露牙open。 我便说特来与你做媒。你倒嗞了这张嘴,说道:“姑娘,莫不是爹爹说王嗞。” —— 元· 柯丹邱《荆钗记》 嗞嘴(咧着嘴) 4.象声词。如:嗞嗞(一种细尖响声) 嗞字的翻译
嗞的国语辞典解释嗞zīㄗ详细解释叹 ◎表示感慨的语气。 《说文解字•口部》:“嗞,嗟也。”《战国策•秦策五》:“嗟嗞乎,司空马。” 状 ◎形容尖锐而连续不断的声音。 你别嗞嗞乱叫行不行? 注: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嗞的两岸词典解释嗞zīㄗ详细解释1.露牙。 嗞嘴。 2.拟声词。模拟尖锐而连续不断的声音。 小老鼠嗞嗞叫。 3.〈书〉叹词。表示感慨。 嗟嗞乎,司空马(《战国策‧秦策五》)。 注: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嗞的字源字形
嗞字组词嗞咄 嗞啦 嗞嗞 嗞嗞 嗟嗞乎 更多…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随便看 |
|
汉语字词典共收录619831条汉语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语字词的释义及用法,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