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①.徘徊;心中犹疑,要走不走的样子。②.也作“踟躇” [查看详情]
1 -
停步不前,好像脚被缠住了一样(多指有顾忌) [查看详情]
2 -
①.东周列国志②.【名称】裹足不进【拼音】guǒ zú bù jìn【解释】裹足:包缠住脚。好像脚被缠住了一样,不能前进。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不敢向前。【出处】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90回:“奈奉阳君妒才嫉能,是以游士裹足而不进,卷口而不言。”【近义词】裹足不前 [查看详情]
3 -
形容做事胆小,多所猜忌顾虑,畏缩不前。 [查看详情]
4 -
趑趄:迟疑不敢前进。形容犹豫畏缩不敢前进。 [查看详情]
5 -
指自已无法从某种情况中解脱出来。 [查看详情]
6 -
①.“按”本作“案”。部:门类。班:次序。原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,用字造句合乎规范。②.后来引申为照章办事,依次进行,不越轨,不逾格。 [查看详情]
7 -
①.比喻安于现状,不求改善。②.亦作“故步自封” [查看详情]
8 -
迟疑不决,不敢前进。 [查看详情]
9 -
不前进就要后退。 [查看详情]
10 -
观看了一下就停步不前了。比喻在艰难险阻面前畏首畏尾,不敢勇往直前。 [查看详情]
11 -
看看前面,再看看后面,指办事考虑细致周密,也指顾虑太多,犹豫不定。 [查看详情]
12 -
看见对方气势很盛就不战而逃。 [查看详情]
13 -
故步:旧时行步的方法。遵行旧时的步法而封闭自限。喻墨守成规,不求进步。 [查看详情]
14 -
表示由于恐惧、震惊或憎恶而后退。 [查看详情]
15 -
淡然:不经心,不在意;处:处理,对待。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对待事物。 [查看详情]
16 -
畏惧胆怯,不敢前进。 [查看详情]
17 -
古时官吏退堂时要击鼓。比喻做事时畏难退缩。 [查看详情]
18